剛剛在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上宣布,我國增值稅基本稅率將由目前的16%降至13%,10%降至9%,保持6%不變,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由三檔向兩檔邁進。
政府工作報告說,深化增值稅改革,今年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一、具體變化如下:
1.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
2.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
3.確保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4.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
5.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繼續向推進(增值稅)稅率三檔并兩檔
6.抓好年初出臺的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落;
7.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
8.穩定現行征繳方式,各地在征收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9.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
10.今年務必使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社保繳費負擔有實質性下降;
11.對招用農村貧困人口、城鎮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的各類企業,三年內給予定額稅費減免;
12. 落實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等稅收優惠政策;
13.西部地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到期后繼續執行;
14.落實好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使符合減稅政策的約8000萬納稅人應享盡享
15.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
二、增值稅稅率降低后會計如何處理?
增值稅稅率降低后,很多會計小伙伴很關心減少或節約的增值稅額如何處理,下面我們通過實例進行分析。
我們先做個假設,假設增值稅稅率從2019年1月1號開始從16%降到15%,A公司2018年12月20日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銷售貨物1,160,000元(含稅價),2019年1月30日確認銷售收入。
會計處理:
借:應收賬款——A公司 1,16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00
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 160,000
2019年1月30日,公司向A公司開具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稅率為15%),并收到A公司支付的貨款。
借:銀行存款 1,160,000
貸:應收賬款——A公司 1,160,000
同時:
借: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 16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51,304.35
營業外收入 8,695.65
減少或節約的增值稅額如何處理,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我們來看一下銷項稅額的計算:
1、確認收入時,按16%的稅率,確認了“待轉銷項稅額”160,000元。
2、實際開票時,按15%的稅率確認了銷項稅額。
兩者的差額8,695.65是因國家降低稅率而減少(節約)的稅款。這個減少的稅款的歸屬有三種不同的觀點:一是計入營業外收入;二是計入其他收益;三是計入主營業務收入。
我們梳理一下“營業外收入”、“其他收益”科目的核算內容:
根據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營業外收入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收入。營業外收入并不是由企業經營耗費所產生的,不需要企業付出代價,實際上是一種純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與有關費用進行配比。
其他收益科目核算與企業日?;顒酉嚓P、但不宜確認收入或沖減成本費用的政府補助。而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
從上述核算內容可以看出,減少(節約)的增值稅,計入營業外收入和其他收益均不合適,正確的方法是計入主營業務收入。
正確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 160,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51,304.35
主營業務收入 8,695.65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全世界征收增值稅的國家和地區近180多個,稅率水平從5%至27%不等,調整后我國目前稅率處于中等偏下水平。
來源:財務第一教室、小艾財稅俱樂部、xiaochenshuiwu